清朝乾隆年間(1786年),王公經漳州一位賢人名叫廖地,奉請老三王公本尊渡海移駕來台灣。當廖地護駕來到噶瑪蘭濁水溪(今名蘭陽溪)南邊的大榕樹下時,老三王公神像卻定住不動,並且聖示要駐駕此地,濟世救人。這就是二結王公廟的由來。兩百多年來,用「醫藥、地理、道術」等等的法門,為移民開墾的民眾消災解厄,降妖伏魔,神威廣佈,鄉民奉為守護神。各地信眾也相爭恭迎聖尊,分靈在台灣各地起廟的,信眾不計其數。

農曆十一月十五日是古公三王中三王公的誕辰,宜蘭二結「王公廟」照例都會舉行盛大的「過火」儀式。二結「王公廟」過火所用的木炭多達兩萬斤以上,是全國規模最大的過火儀式,每年都會吸引許多民眾前來觀賞,王公過火也成為二結地區最具特色的民俗活動。二結王公在過火之前還有一項神奇有趣的「掠童乩」過程,所謂「掠童乩」就是三王公必須親自去尋回自己專屬的乩童,藉以顯示其神威顯嚇、法力無邊。午後,當炭火全部燃燒,準備工作完成就緒,而代表三王公主持過火的乩童仍不知道身在何處?三王公的乩童每年都會故意躲起來,和神明玩捉迷藏遊戲,總是要由三王公的輦轎親自前往尋找,才會乖乖就範出來過火。在進行過火儀式之時,三王公的神轎便會在廟口「發輦」,然後衝向村裡去「掠童乩」;令人稱奇的是,在冥冥之中王公似乎都知道乩童躲在哪裡,否則二結地區幾千戶人家,要王公挨家挨戶搜尋,恐怕也不是輕易之事。當王公「輦轎」發現乩童時,乩童隨即「起乩」在臉頰兩側穿上銅針,並揹上五鳳旗,然後隨輦轎回到廟埕進行過火儀式。

參加過火的信徒事前必須禁葷茹素、不近女色,顯示過火的神聖性。如在一個月之內曾經進過坐月子的房間、見過未入殮屍體,或戴孝或在生理期間,都屬於「不淨者」,嚴禁參與過火,否則必遭燙傷。進行過火時先由執黑令旗者「開火路」衝過火堆,試探是否安全;之後信徒才抬著神轎、抱著神像、令旗,分別跑過火堆。儀式之後未能親自參加過火的信徒也會帶著親人的衣服在火堆上揮舞,祈求解消穢氣及厄運;還有許多民眾到現場取回炭燼,據說過火所使用的灰燼埋在房舍地基下可庇佑宅第平安,以灰燼餵牲畜則能使牲畜免遭瘟疫,因此民眾總是爭相舀取。
資料來源:http://wk.digart.com.tw/menudetail.php?idNo=98

五結奠安宮建於道光初年,約190年歷史,當時由進入溪南墾荒之先賢,張、黃、林、許、陳等五姓族人在五結開墾,也在這個地方集資資購地建福德祠,即五結土地公廟,奉祀土地公福德正神,同時供俸天上聖母、三官大帝、五谷先帝、協天大帝、古公三王等神尊。

其主神為以豺狼為坐騎的土地公,更是全台唯一坐豺掌財土地公位於五結鄉五結村的奠安宮,為中福、國民、五結的福德正神信仰中心,同治年間由鄉紳張淑南先生發起改建;歷經半世紀後民國51年再度修建;直到民國94年第五屆信徒大會決議重建;並委由林順南建築師設計,民國98年第三次重建成5殿具有宗教藝術的信仰中心,特設有五結開發歷代先賢神位,具有慎終追遠的教育意義.

五結正勉堂創立於明治34年,供奉主神「王天君」,為北部奉祀王天君相當著名的廟宇。原來由藍姓村民供奉之小廟,後因香火鼎盛,漸漸擴展至鄰近數村民眾之信仰,後經過多次搬移,最後遷至現址。


王天君又稱王靈官,係道教護法三千六天君之首,原係玉樞火神,降落凡間成為湖南湘陰之地方境主神,鐵面紅髮,其時並無姓名,其間三十六付天師虛靖真人的弟子西河薩真人,眼見其廟祀血食太甚,以飛符之法燒了那廟,王靈官無故被焚,心中憤憤不平,乃上奏天庭,玉帝乃賜靈官額中慧眼和神鞭,命靈官觀察薩真人之善惡,只要其有一念之惡,就可用神鞭擊之,神鞭為天庭法寶,若受鞭擊則十萬年道行毀於一旦,靈官觀察薩真人十二年,發現薩真人不曾起一念之惡,有一次薩真人要渡溪,只看到渡船行的船,卻苦等不到渡船行派來的船夫,於是自己划船渡過,居然還留下三枚銅錢在船頭當作船資,靈官於是知道薩真人德行過人,於是現身說明自己的來歷,並請求拜薩真人為師,因三枚銅錢正好排為陽爻,三個陽爻正為 『☰』(乾卦),薩真人剖『☰』為「王」字,作為其姓,賜名「善」,奏達天庭,錄為雷部三五火車雷公,又稱豁落靈官,遂為道教護法監壇之神。


在道教的宮觀中,一般在山門內的第一座殿便是靈官殿,殿中供奉的王靈官一般為紅臉虬髥朱髪,三目怒視,身披金甲紅袍、綠靴風帶,左手或掐靈官訣,或手執風火輪,右手執金鞭,足踏風火輪與祥雲,形象威武勇猛,令人畏懼。
王靈官以三隻眼耀天地,手執金鞭巡世界,身披金甲顯靈威,司天上和人間的糾察之職,相當於佛教中的守護神韋馱;統領百萬神兵神將,能走火行風、穿山破石、飛騰雲霧、祈晴禱雨、鎮妖伏魔,至剛至勇;還能治病祛邪、收瘟攝毒、普濟生靈,法力無邊;因其忠心赤膽、威猛剛正且嫉惡如仇,故被玉皇大帝封為「都天糾察豁落先天主將」。百姓讚之以「三眼能觀天下事,一鞭驚醒世間人」。


開基灶君廟省民堂源自福德祠更名,先賢沈洪為、劉壽、賴香、虔誠奉獻組織土地公會,捐地建廟功不可沒,初奉福德正神、關聖帝君、灶君等神聖,爾後增奉呂仙祖、岳穆王、王天君、三恩主公,再經聖筊決定易名灶君廟,主神九天司命真君,舊廟土牆灰瓦歷經波密拉、歐珀颱風侵襲破損不堪,本村(三結村)仕紳賴錦昆、沈坤焰、劉炳乾積極奔波熱心奉獻,並集合地方信眾,經數載重建新廟完成,順利舉辦一次盛大的清醮大典。

目前全省共有三間灶君廟,在宜蘭唯一一間灶君廟即坐落於五結鄉三興村三興東路89號,因建廟在台灣歷史中最早故稱開基灶君廟,清朝道光西元1821年前後,本廟創立,奉祀福德正神,初始僅以茅廬為廟。相傳,清乾隆末年,諸多先民大陸渡海來台開墾,林氏家族在本村定居之後,林阿立先人將迎請隨身帶來之灶君入家宅奉祀,因其神蹟顯靈有意入廟,遂擇於現今廟址福德廟安座。
光緒初年,經由信徒熱心奔走,分別徵得沈、劉、賴氏土地公會和林氏家族同意,將奉祀在林宅灶王公鸞駕正式迎請入福德供奉。由於灶王公信徒日眾,後來便取代福德正神為本廟主祀神。日治時期,第一次改建,將原有佔有百坪的茅廬,改砌成移動土角厝建築。民國48年第二次改建改為磚造建築。民國67年第三次大規模擴建,農曆正月初四進行拆除舊廟,並進行破土大典;同年11月8日舉行安座大典。

灶君張恩主自從迎入本廟之後,即以扶鸞起家,民國48年本廟第二次改建時,改名為「省民堂」及「全省信民齊聚一堂」之意旨而命名。最初幾年,本堂用鸞枝問神諭,張恩主出來「作主辦事」。日治時代,由於日本政府禁止扶鸞,所以本廟外面仍然懸掛「福德祀」裡面才掛「省民堂」。

 

本廟牽亡由來已久,承各界善信建議,舉辦超渡道場以供盡孝,乃於民國76年起,敦請由中華民國道教總會葉副秘書長在暘大法師親臨主持,現今由吳賢司先生繼續為善信服務,於每年農曆5月12日舉辦為期三天的超渡法會,每有信眾為祖先或親人積功累德,參加者絡繹不絕。


福安宮奉祀主神開漳聖王距今近136年,即清光緖10年(西元1884年)村民吳石樹以泥塑神像供人奉祀,未經幾時神靈附身,以致神威傳遍全村,並擴及其他庄頭,前來朝拜信眾絡繹於途,香火興盛。
光緖19年(西元1893年)神尊透過乩童開示,稱本神乃壯圍永鎮廟開漳聖王分靈附身,於是眾信大德遂向永鎮廟分靈刈香,回福安宮奉祀開漳聖王。
開漳聖王是漳州人的守護神,姓陳名元光,又叫陳光華,字廷炬,河南光州人,在漳州共治理二十多年,由於陳元光與其部將有功於閩南,閩南各地皆立廟以祭祀陳元光,並被封為「威惠聖王」, 成為當地的守護神。

福安宮早期廟宇只是搭建簡陋的房屋,後因神威遠播,由鐤橄社大地主,也是鄉內數一數二的大富豪陳順德以及熱心信徒出錢出力,在現址的後方蓋一座12吋加強型磚造牆、覆蓋紅瓦片平斜屋頂的房舍,因時間久遠,風災來襲,其間曾重修2次,原貌大多維持不變,惟將屋頂兩側上緣改為「翹脊「,屋頂「大脊」的中央有一個發亮的明珠,明珠的兩側有兩條龍,謂「雙龍搶珠」。
因福安宮香火鼎盛,香客絡繹不絕,參加廟會人數眾多,於是熱心人士捐錢出力增建香客休息室及廚房,後又購買廟前土地,廟埕面積第一次擴大,之後又再次重建迄今。


清朝乾隆年間,有批先民經常乘坐帆船,從唐山跨黑水溝來到台灣東北沿岸經商,由於黑水溝海象險惡,性命隨時不保,最後決定落腳於茅仔竂,並永久居住此地。其中有位先民林馬惜,自武當山奉請了帝爺公的金尊,來到此地做為居家守護神,後因鄰近居民前往祈求療佑平安、降福消災無不靈驗,遂為民眾所敬仰。
因此地方先賢林樹生、張阿生等仕紳共商研議,1926年(民國15年)發動募捐,於現址興建磚造木房為廟,加以奉祀,並供附近信眾仰膜拜,幾經歲月更替、輾轉,方改建成今日之保安宮。

錦草居民信仰中心-保安宮,祈福消災,非常靈驗,奉祀的主神是玄天上帝,又稱「帝爺公」,庄內信眾對帝爺公顯靈事蹟,傳說甚囂塵上;當中有一傳說是「神轎過河」,早期沒有濱海公路,要到對岸的新南、東港一帶,必須沿堤岸往上走,繞過蘭陽橋才能到達,在一次出巡辦事時,由信眾多人扛著帝爺公神轎,到對岸除魔驅邪,回程因吹東亡風加上信徒又喝了些酒,竟神奇的扛著神轎渡河而過,安然而回,眾人直呼「帝爺公顯靈了」,古有達摩一葦渡江,今有帝爺公神轎過河,堪稱一絕。

利澤簡永安宮,是位於臺灣宜蘭縣五結鄉利澤村的媽祖廟,其舊廟建築與元宵節舉行抬神轎競速的比賽皆被列為宜蘭縣文化資產。


廟方記載相傳有一艘載著湄洲媽祖祖廟媽祖神像之一的平底仔船,由於水淺無法進利澤簡的港口,船員遂對媽祖禱告,不久海水暴漲,及時順利進入內陸河道,上岸後神像就供俸在民家,另據《五結鄉鄉土教材》記載,此廟奉祀的神像約為嘉慶年間,先民從湄洲攜奉來的。道光六年(1826年)建廟,廟建於利澤老街的中心。後來清治時期一次改建,為當地潘、李二姓發起募捐,其中一部分為船員所捐助。不同於一般媽祖廟面海而建,永安宮則背海面山而建。2006年舊廟被列為三級古績,並展開十年建廟工程,於2016年11月新廟落成。
永安宮是蘭陽溪以南的古廟宇,廟宇最著名的活動「走尪」,其意為台語的「跑尪」,抬著神轎跑步的意思。每逢元宵節,利澤簡永安宮及八大庄各廟宇神祇,徒步平安繞境利澤簡各村落,鎮住各地陰煞,潔淨村庄聚落。傳統習俗演變至現在由永安宮主辦神明遶境巡庄及抬轎過火競賽的儀式,俗稱「走尪」。
隨著時代演變,此活動加入不少現代的競賽,如包括熱舞、民俗創意踩街,以及背老婆比賽的趣味競賽。2017年,因民眾反映多由划船隊、田徑隊員報名參賽走尪,被批評是淪為運動競技,廟方決定停辦扛神轎競速,只進行傳統走尪(扛神轎過金火)及百人神轎活動


利澤簡廣惠宮,是位於臺灣宜蘭縣五結鄉利澤村的廣惠尊王廟宇,被列為宜蘭縣文化資產,廟宇建築表現出戰後初期宜蘭廟宇建築之營造技術特色,並有名為「向王公求虎皮保平安」、「爆尪(弄新娘)」等具特色之地方民俗活動等為原因,被列為宜蘭縣文化資產的古蹟。


廟宇歷史據烏石林氏(浯江林氏)來臺第四代林朝欽和林朝陽於1972年手撰,先祖在道光十五年(1835年)舉家七口從福建省漳浦縣錦江社南門外黑石林(烏石林),渡船由清水港尾進入利澤簡薴仔園定居,後代居在利澤簡、下福、五結等地。耆老口述,烏石林氏來臺祖渡海來臺之前,與兄弟平分家中所祀的諸神明,結果分得廣惠尊王,最初神像供奉在林家公廳,後來村人有疑難雜症者,紛紛上門,因此同治十年(1871年),由乩童倡首建廟。
光緒十年(1884年)再度修繕。到了日治末期,因廟的屋頂老舊漏水,廟身被颱風摧毀,神尊就寄放在利澤簡永安宮好幾年。1951年前後,由林木溪負責發起重建,添購木材暫放在舊利澤簡農會(今利生醫院)前的舊港水中[2]。利生醫院就是林木溪於1914年開設。耆老說,林木溪曾於往返大南澳的蘇花公路途中,差點發生墜崖車禍,因此修廟感謝。興建過程則由林番婆發落,後來1972年重新彩繪,又2005年重做屋頂瓦槽,今址為利澤村利澤東路7號


溯源西元約1887年地方先民篤信神祇相信命運,據耆老口述先民林攻土先生(乃林榮輝伯公)與一群牧牛朋友常在距離海邊不遠的墓仔埔放牛,因天氣炙熱大夥就躲在林投樹下嬉戲睡覺,再一次心靈觸動下捏「土尪」關聖帝君帶回家,想藉著神祇力量保佑農收漁獲闔家平安,信仰本來就心靈寄託與感受,據述先民林攻土自從帶回「土尪」關聖帝君回家之後,常有靈犀感應促他建基安座,於是在自家菜園(興安宮現址)搭草茅厝為祠虔成奉祀,鄰里居民獲悉也自動前來敬拜,時間一久便成為地方共同信仰祠堂,相傳至今已有一百三十多年歷史依五結鄉公所成興村村誌記載,創立於清光緒13年(明治20年),民政課寺廟資料登錄(挽善堂-儒教)主祀關聖帝君。

 

「挽善堂」亦稱乩堂廟,因早期先民辦理靈媒扶乩、開藥方劑世夙有口碑,日據時期與光復初期,人民生活極其清苦醫療尚不發達,居民遇有疾病就求神問卜,靈媒扶乩在當時的社會基層是百姓的心靈倚靠,「乩堂廟-扶乩」在那時代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隨著社會的文明,醫療逐漸進步、扶乩自然也不存在了,乩堂廟又被稱回「挽善堂」名諱,繼續在成興村宣揚關帝精神發揚忠義文化。

祠堂歷經世代的歲月腐蝕與風吹雨打,曾多次修建由草茅厝、土角厝、木造厝、再到現今RC結構,時至民國87年管委會鑑於廟地過於擁窄,廟務推行及居民活動需求受掣,提案購地擴大活動空間俾利廟務發展,或許關聖帝君靈祐,管委會募款計畫深獲地方信眾支持踴躍捐獻,購地工程不到一年時間便募得新台幣1403萬餘元順利購得688坪廟地,尚存83萬餘元也奠定日後發展基礎。

歲次丁亥年仲春(即96年二月)五結鄉公所辦理文化節走尪活動,明華園歌仔戲劇團原設在利澤「永安宮」前台戊線道路旁廣場,因地主另有它用公所將地點轉到成興村老人福利中心園區表演,開演前主持人以台語致詞屢次將「挽善堂」說成「萬善堂」一般陰廟名諱(挽、萬台語諧音近似)管委會鑑於諧音忌諱,也為將來廟宇發展避免再被誤稱,爰99年由委員會提案擲筊請示後,通過信徒大會將「挽善堂」改為「興安宮」繼循教義教化世人。

慶興廟,是位於臺灣宜蘭縣五結鄉季新村新店地區的鄭成功廟。季新村新店地區,原先為噶瑪蘭族流流社所在地,後來漢人移墾進駐。1900年代初,有農家小孩以田土泥塑一尊頭大身小、約廿公分高的鄭成功神像,朝拜玩耍,居民遂建廟供奉膜拜。


此廟為季新村新店地區的信仰中心,亦是屬於利澤簡八大庄廟宇之一。管委會總幹事蔡朝枝曾表示,新店地區總共不到六十戶,興建新廟困難,後來有信徒捐贈1500多坪的土地權狀,得以解決廟地問題,因此2003年8月動工興建新廟,於隔年完工。

四結福德廟,是位於臺灣宜蘭縣五結鄉上四村的土地祠,有一尊巨型的土地公像,並舉辦過多起與其他廟宇土地公聯婚的活動。
四結福德廟最早源自光緒元年(1875年)。廟身原坐東朝西,廟前還有一條流向蘭陽溪的小河,但已淤積成田園。廟的後方為宜蘭內著名的芋頭產地而稱為「芋仔園溝」、「溪底溝」。1990年,地方信徒認為羅東鎮民較受保佑,是因方位朝東的原因,決定將廟身改方向並重建。1992年,前殿新廟完成時,由縣長游錫堃為鎮殿土地公戴上官帽]。今廟址為上四村福德路68號。


為慶祝擴建十周年,經土地公應允聖杯隨即敦聘名師精心雕鑿出重噸餘內銅外金之全國最大金身土地公,單以外層金履足有1600台斤之重,地方人士引為鎮廟之寶安奉於後殿一樓,經媒體爭相報導,一時轟動,車水馬龍香火繚繞均為一睹巾土地公聖顏慕名而至,四結福德廟漸漸成為全國知名觀光朝聖的重要景點。
四結福德廟於進步發展的同時,也不忘時時刻刻奉獻、社會回饋地方扶弱濟貧。每年春節廟方皆會舉辦【摸春牛】活動,在春節牛隻休憩中,撫摸牛隻期許新年有好的開始,形成摸春牛的民俗文化活動。摸牛的各個部位各有吉利的象徵,例如:摸牛頭-起大樓、摸牛嘴-大富貴、摸牛腳-趕緊做阿爸。

季新開山廟,主祀「開漳聖王」,「開漳聖王」,是源自奉祀中國歷史人物──唐代陳元光 (西元657年-西元711年) 的民間信仰,所謂的「漳」是指福建漳州,由於盛唐時陳政、陳元光父子率中原八十七姓將士平定閩地、後建置漳州,後世之閩南人為感念推崇陳政、陳元光父子開拓、建置漳州之功,故在陳元光亡故後,為其建祠立祀,間有神恩靈驗,經由唐、宋時期朝廷的誥封,遂成為流行於閩南、潮汕等地區的傳統信仰。因歷代對「開漳聖王」有不同的封贈,故在民間又有威惠聖王、威烈侯、聖王公、陳聖王等稱法。

 

季新村原名加禮宛,於一百多年前漳州弟子至此感受聖恩,居民各為奉祀,至民國十八年林阿成等人發起創建國聖廟,民國三十四年第二次改建定名為開山廟。

本鄉孝威地區因「清水巷」(現今:清水大閘門)屬於往返大陸的港口据點,前清時付頗具繁華,加以鄰近「松仔腳」「九十二」「四百名」「下厝仔」「一百甲」「茅仔寮」等地(現屬「孝威」「錦草」兩村)的居民消費集散地,同時均屬「閩」、「粵」鄉親,因此,在安定與祥和的部落社會,居民安份孚己,努力耕耘,距今約180年前,先賢林友文翁從大陸恭請「福德正神」公婆壹對神像來台,安奉於孝威海貨倉庫設神壇供奉參香膜拜,因「福德正神」公婆神像圕險「神童」「虎」「鹿」之像,所以,居民均曰:「福祿財子壽」五福臨門,一時香火鼎盛,並取神壇為「福德祠」(福德祀)。

居民年年豐收,家家康樂,認為「福德正神」公婆庇恩,所以踴躍輸捐奉獻土地,時旰孝威先賢林火炭翁(俗稱:火炭伯)在青水海邊拾獲「周倉爺」神像一尊,即在清水派出所(現改名:孝威派出所)後面剌竹下蓋茅屋壹棟安奉,供眾膜拜,居民並捐金險圕「關聖帝君」神像(小)共同供眾參香,至民國前16年(公元1896年),日人亰台,大肆蹂躪,孝威地區傴在「下厝仔」被燒稻草堆一堆而已,居民認為諸神庇恩所致,光賢林炳輝、李江海、林日昇、林振通、吳陳藤青等人發貣興建廟宇壹楝,孝威地區居民紛紛解囊輸捐,經請「聖杯」決定建於「四百城仔」,以坐東朝西築「南方格」廟貌,於民國前千14年(公元1898年)歲次戊戌伸冬壻基動工,翌年腊月竣工,民國前12年(公元1900年)歲次庚于正月六日恭請「關聖帝君」「周倉爺」「福德正神」公婆鎮殿,廟曰「德義宮」。

孝威艮安宮座落在五結鄉孝威村,創建於民前七十五年,原無碑記,據先人傳聞,經賴阿善公口傳賴葉秌埤先生陳述,早在乾隆年代,有一位漳州人供奉玄天上帝爺,到此地漳泉人合群居住的茅仔寮,延伸一百甲,因地廣人稀聚集百餘年,共同胼手胝足開發墾地,為族人祈求平安,研商建廟,將近海地勢低沼地帶,遷移孝威舊名九十二庄現址,採用毛竹建立土角壁茅屋平房一間做廟宇,歷經嘉慶年代,林爽文之亂,各部落不得安寧,各甲長老,化凶為夷,融合各部落以十庄為一堡,團結抵抗外來侵犯,確保族人安全,加上人口日増,以求心靈上的寄託,趨向宗教信仰,一致供奉玄天上帝爺為主神。

為答謝保佑神恩,訂購鳩資庄材,來往福建夏門盤埠仔船,航海輸入冬山河深掘碼頭卸貨,鳩集建廟,改建木造瓦頂磚石壁翹脊建築,以四垂加二亭,佔地五十餘坪,庚字坐西南,朝東北,對龜山尖,東臨太平洋,廟地位置丘陵卲地,以西側長溝蛇形,天然龜蛇配景,廟成之後,神威顯赫,鴻運日昇亨通,四時無災,香火鼎盛。 延續到民國二十六年歲次丁丑西元一九三七年,日據時代二次世界大戰時,因歷經滄桑,廟頂受東北季風侵蝕,在神前聖笅為憑,劃定廟地二三五坪,改換轉坐方向,庚字坐西北,朝東南。 隨後台灣光復,國民政府來台治理,封廟隨之更名艮安宮,並因社會變化,各部落分靈分火,各自建廟祠奉不同神尊,但仍以艮安宮玄天上帝為八大庄信徒虔誠共同敬奉之原始主神,民國六十二年封廟總登記亦以艮安宮,主祀神像玄天上帝為表,撫逑沿革,泐文牌誌,俾明來歷,有所考焉為記。